-
屋塔房的王世子
屋塔房的王世子-一场围绕喧宾夺主的抢夺与反抢夺。韩剧 穿越剧主线剧情分为两部分,古代和现代。两部分内容都一样,男二号抢夺男一号,女二号抢夺女一号。
62 阅读 | 2 回复 阅读全文
-
花游记-究竟是被坑还是自愿的守护。
花游记不得不说本剧的编剧脑洞新奇,从西游记取材,编出了这么一个新奇的故事,甚至有点大话西游的感觉了。故事主要围绕女主角三藏(人类)和男主角孙悟空(妖精)的契约展开。儿童期的三藏因为可以看见灵界的灵体,被周围的人类排斥,而且三藏也一直渴望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保护自己,有一天三藏碰到牛魔王,牛魔王请求三藏利用自己的能力进入一个封印的房子,拿芭蕉扇出来。谁知道三藏拿了扇子之后遇到了封印在里面的孙悟空,而且和孙悟空签下了守护的契约,所以三藏解开封印,放了孙悟空出来。谁知道孙悟空放出来之后,取走了三藏关于自己名字的记忆。三藏想不起来孙悟空的名字,无法召唤孙悟空保护自己。
19 阅读 | 2 回复 阅读全文
-
千古名方逍遥丸-肝气郁结、肝气不舒的妙药
中医中药:逍遥丸——肝气郁结、肝气不舒的妙药 此博文包含图片 (2018-07-24 22:30:55)转载▼标签: 杂谈 分类: 中医中药千古名方逍遥丸 文/罗大伦恩愛夫妻 这篇博文讲的,实际并不是一个叫逍遥丸的方剂,而是一种叫做逍遥的生活态度。有了这种态度,我们可以保持心灵和身体的健康,可以不用再去吃药,可以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宁。 在中医里面,有个叫逍遥丸的方子,这是个千古名方,在现代社会里用处很多。那么,这个逍遥丸的方子里面到底有哪些道理呢?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逍遥丸。 话说宋朝的时候,皇帝非常重视医药,他们建国之初,当时兵荒马乱,老百姓疾病非常多,身体状况也不好,那么宋朝皇帝建国以后,就非常想让社会稳定,休养生息,让老百姓逐渐的恢复过来。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医药。他们重视到什么程度,他们让老百姓献方,因为当时非常重视医方。认为这个方子只要掌握了,那么治病的钥匙就找到了,所以很多人家都收集这个秘方,各种有效的方。那么宋代皇帝就让大家,老百姓献方,献方多了,给钱。甚至再多了就给官做。到那种程度。所以宋代搜集了大量的医方,宋代很多人都以搜集方多为这个为荣。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:blog.sina.com.cn/wneldbk100比如说著名的大文人苏轼,苏轼他就搜集很多方子。后来和另外一个科学家,沈括,沈括也搜集了很多方子,他们俩人的方子合起来,出了本书叫《沈苏良方》等等。当时的整个宋朝的朝廷到民间,都有这个风气。但是宋朝政府做的非常好,他们把这个方子搜集出来以后,整理了出了几部大型的方书。其中《太平惠民合剂局方》就是其中一部。 这部书是皇帝命令当时的太医局编写的,然后不断修订,直到南宋时还在增补,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名方,都是出自这部书,比如牛黄清心丸、苏合香丸、紫雪丹、四物汤、藿香正气散等,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讲的逍遥散。 逍遥散的方子,由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薄荷、生姜组成,古代时候的用法,是将前六味药研成粉末,然后用生姜和薄荷与这个药粉一起煮水,然后去掉药渣,喝药汁。 今天,有的药厂生产的逍遥丸就忽略生姜了,这是没有懂得里面的道理,所以大家如果看药品说明书,上面的成份里面如果没有生姜的,您服用的时候,需要自己切一片生姜,开水泡一下,然后用这个水服药效果更好。 那么,我们下面讲,为什么说这个逍遥丸的方子非常的精彩呢? 原来,人体的气机是不断的升降沉浮的,看过我的书的朋友都知道,人体的气机运行规律如下:脾胃居于中央,脾气左升,胃气右降,然后是肝随脾升,胆随胃降,肺气右降,肺气降则心火随之下降,心火下沉入肾,则肾水不至过寒,肾水随肝脾上承入心,则心火不至过热,这叫水火既济,人体因而平和无病。千古名方逍遥丸 这是一个循环的大圆圈,我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,主持的一个小伙子叫大嘴,曾经穿了一件白色的体恤衫让我在上面画出这个升降规律来,其实挺直观的。这个脏腑的升降如果出了问题,则会上热下寒,百病丛生。那么,这个循环最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呢?答案是:最容易在肝上出问题。 中医的肝,和西医的肝不完全是一个概念。西医的肝只是一个帮助解毒,帮助这个消化的这么一个器官。那么中医的肝呢,不只是一个器官,更是一个系统,肝主藏血,肝主疏泄。因为它负责把身体内的气血运行给疏泄开,通道给疏泄开。其中,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功能,就是调畅情致,如果情绪不好的话,那么会影响这个疏泄的作用,所以会导致郁闷,那么所以中医管这个叫“肝气不舒”。 大家看到了,在中医里面,肝是负责疏泄郁积的,情绪的郁积是归肝来梳理的,但是,如果郁积的严重了,反过来会影响肝的功能,导致肝气不舒。 也就是说,您郁积的程度已经超过了肝的疏泄能力了,结果导致了肝系统的运行障碍,就是肝气不舒了。 肝气不舒会导致身体出现很多问题,因为肝主四末,也就是我们四肢的末端,所以如果肝气郁积,阳气闭塞在内,无法到达四肢末端,则会出现四肢末端冰冷的状态,这在中医叫四逆,很多女性朋友都是这样的。千古名方逍遥丸 肝气不舒还会让人变的易怒,很容易生气,有的是容易发火,其实是心烦,这是因为肝火太旺,导致心火也变的旺了;有的是生闷气,这是郁积的表现。很多女性在月经前都容易发火,这种人很可能就是肝气不舒的,还有的月经前乳房胀痛,这也与此相关,因为肝经与乳房关系密切,中医传统认为乳房属胃经,乳头属肝经。 因为肝经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关系密切,因此肝气不舒与月经不调也严重相关。 肝气不舒引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,难以数清,肝气不舒会导致气滞不行,因此会出现瘀血等症。 在肝气不舒引起的问题里面,还会出现痛经,经闭,崩漏,抑郁症,头晕目眩,身困乏力,呕吐,失眠多梦,易怒,食欲差,胸胁胀痛等等。 总之,肝气不舒引起的问题非常多,甚至于很多器质性病变也与此相关。 有位女子,结婚后长期不能怀孕,找到我,自述西医检查,她体内的激素水平全部是紊乱的。对于激素紊乱,我也不知如何调理,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她肝气不舒、脾虚、血虚。于是推荐服用加味逍遥丸。结果,前些日子遇到她母親,她告诉我她的女儿再去检查,激素水平已经都正常了,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,正在备孕。 其实,在现代社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因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压力大,情绪疏解能力差,相关疏导机构少,所以人们情绪问题很多,因为情绪而引起的疾病也非常的多。 多到什么程度呢?我总结我自己的经历,我觉的我所见过的身体出问题的人里面,百分之七十的人的疾病都是情绪引起的。 在逍遥丸这个方子里面,柴胡是梳理肝气的, 白芍敛阴柔肝,和当归一起来补肝体而助肝用,使血和则肝和,血充则肝柔,共为臣药。 方子里面的薄荷也是升散的,可以透达肝经郁热,生姜则是辛发的,也可以发散郁结。千古名方逍遥丸 那么,肝气不舒会影响哪个脏腑的功能呢?回答是:脾胃。 因为肝属木,五行里面认为木克土,而脾胃属土,所以肝气不舒,会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。很多人说这五行多么的不科学啊?其实,这只是表达方法,实际上西医也这么认为,消化系统受植物神经控制,而情绪郁闷,会导致植物神经的紊乱,因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。我们中国人用:“肝木横逆克脾土”就说清楚这个道理了。 所以肝气不舒的人,脾胃会出问题,很多人会饮食减少,胃口不佳,会脾胃疼痛,有的人会越来越消瘦。有的人会嗳气,会呕吐等等。 很多女性顽固便秘,其实这里面很多人与肝气不舒是相关的。这在年轻女性里面特别多见,很多人常年吃泻药,这都是治标的方法,是不恰当的。 在逍遥丸这个方子里面,又配了茯苓和白术来补脾,这样就防止了肝木的侵袭,这是张仲景的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之意。 那么,如果脾胃虚弱,又会出现哪些问题呢? 我们知道,我们吃進的食物,经过脾胃的消化,其中的饮食精微物质,就是好的东西,会被我们吸收,一部份上输于肺,在肺的作用下化为气;另一部份,上输心,在心的作用下化为血,然后气推动这些血液,供养全身四肢百骸。如果我们的脾胃出了问题,那么,我们的气血的来源就出问题了,尤其是血的来源,因此肝气不舒会影响脾胃功能,脾胃功能失常,会导致血虚。 然后血虚反过来会加重肝气不舒,因为肝藏血,血不足了,肝经失养,又会更加暴戾,因此再次加重问题。 这是一个三角形的关系,互相影响,一环扣一环。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,越来越坏。 在逍遥丸里面,又配了当归来养血,结果就阻止了血虚的情况。 所以大家看了,这个恶性循环的三角形,所谓:肝郁——脾虚——血虚——肝郁,被逍遥丸这个方子全部给拆解了,逍遥丸针对这个三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设置了解决的药物,可见古人出方,是多么的周全。父母的親密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遇到很多女性的身体,其实都是被这个怪三角所干扰,从表面看上去,症状复杂,无从下手,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就是这个怪三角在作怪。女性情绪敏感,很容易受到波动,因此肝气不舒的情况很多,然后就会导致脾虚,接着就会血虚。然后血虚导致肝火更旺,然后脾胃再次受伤,于是更加血虚。这个时候,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整体的过程,单纯只去解决一个环节的问题,效果往往不好。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女性的身体总是调理效果不佳的原因。其实,这一团乱麻并不乱,只要找到了这个规律,总是可以调理清楚的。千古名方逍遥丸 那么如果肝郁化火呢?古人又配了栀子和牡丹皮,这是清火的药物,其中栀子泻三焦之火,丹皮清肝胆之火,加上这两个药物以后,这个方子就叫加味逍遥丸,又叫丹栀逍遥丸。 我们可以用清代医家张秉成,在《成方便读》里面分析逍遥丸的话来总结,他说:“夫肝属木,乃生气所寓,为藏血之地,其性刚介,而喜条达,必须水以涵之,土以培之之,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。若七情内伤,或六淫外束,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。此方以当归、白芍之养血,以涵其肝;苓、术、甘草之补土,以培其本;柴胡、薄荷、煨生姜惧系辛散气升之物,以顺肝之性,而使之不郁,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证岂有不愈者哉。本方加丹皮、黑山栀各一钱,名加味逍遥散。治怒气伤肝,血少化火之证。故以丹皮之能人肝胆血分者,以清泄其火邪。黑山桅亦入营分,能引上焦心肺之热,屈曲下行,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,火退则诸病皆愈耳。” 还有一个问题,很多人认为这个逍遥丸就是女性的专利,是调经用的,其实这是不全面的,只要是有肝郁、脾虚、血虚这三个问题的人,其实都可以用,无论男女。 在古代医书上也有不少关于男性使用逍遥散的医案。在明代李士材就治疗过这样的患者,有一名男子浑身发热,并且咳嗽的十分严重,请了不少大夫来看,有的用金匮肾气丸补肾,有的用化痰的办法治肺,都没有什么起色,最后请来了当时很有名的医生李士材,也就是我在《这才是中医》里面写的李中梓。李士材分析这个患者的发热、咳喘,实际是因为肝气不舒引起的,这在中医叫肝木反侮肺金,肝气不舒,很多时候还会引起肺经的问题。那么李士材用逍遥散,然后加了点牡丹皮,服了两副药,这个咳喘马上就止住了,可见其用方之高明。 那么实际上呢,你看,无论分男女,古代就没有给它分成男女,这是男女通用的方子。但是现在人慢慢给它变成好像女性用的更多了。实际上大家不要用这个顾忌,无论男女,只要有这个情况都可以用这个药。 另外,这个逍遥散这个药,实际上大家也不把它当做保健品,因为是这样的,它从古到今,整个中医发展历史上,它都是做为一个方剂出现的,是做为一个治病的药出现的。有的它鲜明的适应症,它一定是肝气不舒、脾虚、血虚这种情况才用的。所以呢,我们自己不要自己主观的去判断,应该找附近的中医师去進行分析。看您的身体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。如果是的话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那么这个方子会很见效的。 另外,研究表明,对于乳腺增生这样的疾病,加味逍遥丸也有治疗和调理的作用,大家可以咨询一下医生后使用。 下面,我把相关资料里面提到的注意事项贴给大家: 1、服药期间忌食寒凉、生冷食物。 2、孕妇服用时请向医师咨询。 3、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。 4、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。 5、平素月经正常,突然出现月经量少,或月经错后,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诊。 6、按照用法用量服用。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。 7、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,应去医院就诊。 8、对本药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 9、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。 10、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 11、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。 在今天,我们有可能用到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的地方太多了,因为我们的情绪太容易受到影响了,但是,我们必须清醒的是,药物只是在我们身体无法渡过难关的时候拉我们一把,但是我们不能靠药物活着,真正想要没有问题,还要靠我们自己的调节能力。 很多时候,我们心情困苦,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想清楚,不会摆脱负面情绪,结果自己陷在里面,无力自拔,最终导致了身体的受伤。所以,我这篇博文讲的,实际并不是一个叫逍遥丸的方剂,而是一种叫做逍遥的生活态度。有了这种态度,我们可以保持心灵和身体的健康,可以不用再去吃药,可以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宁。 ——摘自罗大伦的新浪博客逍遥丸:让我们在压力面前比庄子更逍遥 朋友深夜来访,说这两天胁下特别疼,饭也吃不下,浑身没有力气,心情还很烦躁,瞅谁都不顺眼。我见他神情压抑,淡黄中的的脸上微微发青,而且从进门开始就听他唉声叹气,单凭这些,不需要摸脉,我就能,马上就判断出这是典型的肝气郁结。这种病往往是因为情绪不好,生气所致。 “最近怎么了?压力大?不顺心的事多?”我问。 果不出我所料,这位朋友一向工作压力大,最近又遇到老板总是找茬儿,给他施加更大的压力,所以情绪一直不好,心里总觉的总有股气,郁在那里,吃饭也吃不香,这几天胁肋部居然开始疼痛了。他怕憋出更大的病来,所以匆匆来找我瞧瞧。 我知道他没有什么时间熬药,就给他开了两盒逍遥丸,早晚各吃一粒。又告诉他在工作方面要想开一点,大不了不干了,换个单位呗,看看谁怕谁!两个多星期后,我给朋友打电话问候,他高兴的说,没等到那两盒药吃完,他的胁肋已经不疼了,心情好多了,说来也怪,他的精神状态一改变,老板反而不找他的茬儿了,工作方面一切都顺利。我为他的康复而高兴! 这里用的逍遥丸,是我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,也是最能对治现代人的“现代病”的妙药之一。“逍遥”二字,多令人羡慕?但在当今,有谁能真正活的“逍遥”呢?工作越来越不好找,人与人之间相处少了许多的简单……在这样的生活、工作压力之下,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。 “郁闷”这个词也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。从中医的视角看,“郁闷”就是肝气郁结、憋闷不通。加上现代很多人睡的晚,起的晚,子时(23:00-1:00)气血流注肝经的时候,人没能睡眠以养其肝血;更加上一日三餐不规律,脾土受伤。肝属木,脾属土,木克土。肝郁之气就会克制脾土,脾胃更加虚弱,所以生气的时候气的吃不下饭,肝的郁闷又导致了脾的郁闷。 肝属木,对应于一年四季中的春季。木的性格应该是舒展条达的,尤其是在春天,各种树木都抽出了又嫩又软的枝条,在风中轻轻摇摆。这就叫舒展,这就叫逍遥,树木只有这样才能茁壮成长,我们的肝也需要这样才能健康。肝气郁结,好比用玻璃罩把一棵树罩住了,使其无法随心所欲的抽条、生长,这对一棵树来说,是恐怖的事情。肝要逍遥,最怕郁结,而现代人偏偏能摊上那么多令人郁闷的事情。 所以,通过跟各种人的接触和交流,我发现,现代人都有明显的肝气郁结,很多疾病都是源于肝气郁结,所以,我非常喜欢使用逍遥丸,通过疏肝解郁,让大家摆脱郁闷,体验一下逍遥的感觉。 逍遥丸在过去是做成粉末给病人服用的,所以又叫逍遥散。现在一般都做成蜜丸,方便服用。逍遥丸由柴胡、当归、茯苓、白芍、白术、甘草、生姜、薄荷这几味药组成。柴胡疏肝解郁,白芍和当归养血柔肝,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生姜健脾胃之气,及时防止肝木克脾土,这正是《金匮要略》中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这一重要原则的体现。薄荷在这个方子里是“药引子”,也就是引路的,它可以将这些药都带到肝那里去报到,何愁肝郁不疏? 所有肝气郁结而导致的病,也都可以用逍遥丸来治疗。 比如女子月经不调,大多数都跟肝气郁结有关,因为肝藏血,而女子由于情感细腻、思虑更重,所以更容易动肝气,导致肝气郁结,人体的正常周期失调。这时候,用逍遥丸是非常合适的。我有位朋友,月经推迟半个月没能按时来,怀疑是闭经了,求治于我。我问:“你在近期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非常不顺心的事情呢?”她说她跟她老公大吵了一架,“把我给气得!从那以后月经就没来过,而且浑身不舒服。”我笑了,说:“你这个病就是气出来了,给你开点消气的药吧。”这个消气的药就是逍遥丸,我让她就按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服用。结果,吃了不到两盒,她的例假就来了,其他不适也随之不见踪影,心情也好了很多。 在临床上,用逍遥丸治疗女子月经不调,屡试不爽,以至于有人误认为,逍遥丸是治疗月经不调的专药。其实,并非如此。中医是要辨证论治的,如果月经不调跟情绪关系不大,那就要慎用逍遥丸,而改用其他药物了。 而逍遥丸的用途很广,并不局限于治疗月经不调。我们只要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,比如:郁闷、易怒、胁下胀或痛,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、厌食等,都可以用逍遥丸来疏肝解郁。 肝郁散开了,我们会感觉少了一分郁闷,多了一分逍遥自在。当然,逍遥丸这个药的名字也在提醒我们,无论遇到什么事情,都要以一种逍遥的心态去面对。现代社会固然能给人种种压力,但只要我们自己的心态放松,不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加压,那么,我们会发现,其实,所谓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。如果能把中成药和心药相结合,那么,我们会必如来还自在,比庄子更逍遥!——摘自传统中医-唐略的新浪博客 加味逍遥丸:现代人解郁降火解酒毒的灵丹 很多次,有人向我反映说,药店里没有逍遥丸,只能买到“加味逍遥丸”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加味逍遥丸能不能吃呢?我的回答是:当然可以! 加味逍遥丸,顾名思义,就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两味药:栀子和丹皮,所以,也有的医生或中成药生产厂家把它叫做“丹栀逍遥丸”。 为什么要加上这两味药呢?这里面学问可大了。人的肝气一旦郁结,气血就不能顺利流通,气血流通受阻,就容易生热;而且肝气郁结也影响肝的藏血功能,造成血虚,血虚也容易生热。这就是中医经常说的“肝郁化火”。我们通常说的“肝火旺”,全都是气血中的热在作怪。栀子和丹皮都有清热之功效,栀子清气中的热,丹皮清血中的热,这两个药同时使用,气血中因肝郁生成的热就会清散。 中成药生产厂家在逍遥丸中加丹皮和栀子,做成加味逍遥丸,是根据现代人的体质和生活情形的。 现代社会给人造成的压力,远远大于古代。古人生活在一个简单的社会环境里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没有过于紧张的心理压力,也没有太多的物质诱惑,他们的肝,好比江南的森林,有充足的雨水滋润,在温煦的风里自由生长,即使其中有一些郁热,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森林火灾;而现代社会比以往复杂多了,人们没日没夜的工作、娱乐,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,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,所以,现代人的肝,就好比北方干旱地带的森林,沾火就着,动不动就是生气、起急、上火。 临床表明,现代肝郁的病人比较多,而且很快就能发展到“肝郁化火”的阶段,呈现出气血有热的症状,比如性格急躁、失眠、口苦、舌苔黄腻、眼睛白眼珠上发黄或血丝很多,等等。这时候,如果仅仅用逍遥丸疏肝,效果当然是有的,但是比较缓慢;如果在疏肝的同时兼以清热,那疗效就快的多。这时候,就要用加味逍遥丸了,它疏肝解郁,可以及时打开我们的心结,达到逍遥自如的境界;它还可以清热,使我们心里的无名业火迅速扑灭,進入清凉的国度。 所以,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诸多压力和烦恼之下的人来说,加味逍遥丸比逍遥丸更合适。这也是加味逍遥丸何以比逍遥丸更流行、更常见的原因。因为老百姓更需要它。 此外,加味逍遥丸还有一个妙用,就是解酒毒。张叔是我的一位老友,轻度肝硬化,一直在吃中药调理。张叔的儿子,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,做销售的,平时应酬特别多,三天两头跟客户喝酒。张叔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他跟我说:“我这病,就是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出来的。现在儿子比我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现在整天脸红红的,脾气又大,还不到三十岁就腆着个啤酒肚,还有脂肪肝了,我叫他到找医生瞧瞧,可他总说没时间,这可怎么办啊?” 我说:“张叔,这个您别急。您只用买几盒加味逍遥丸,拿回去让他按照说明书上的量每天坚持吃。这个药疏肝、清热、解酒毒,可以随身带着,吃着很方便,最适合您的儿子了。” “是么?”对我一向信任的张叔,这次居然对我半信半疑,非要我说出点道理,可能是出于愛子心切吧。 我说,酒是湿热之品,酒喝下去后,要通过肝来疏泄、分解,这样,湿热就被带進肝里,偏偏肝最怕湿热,一遇到湿热就容易产生肝郁,所以,喝酒伤肝,造成肝火旺。加味逍遥丸能够一边疏肝,一边清热,其中的白朮、茯苓还有健脾之功效,健脾即能化湿,这样,不但把肝从酒造成湿热中解救出来了,还能增强消化力,把平日暴饮暴食所积滞下来的脂肪化掉一些。应酬多,尤其是经常喝酒的人,加味逍遥丸是必备的良药。老人心悦诚服的去了。 后来,张叔高兴的跟我说:“儿子开始服用加味逍遥丸的时候还有点勉强,但服用之后觉的很舒服,于是断断续续服用了将近半年。现在儿子身体不但比以前好多了,而且脾气也温和了不少。”我也为他高兴,说:“您则会该宽心了吧?”不料,张叔又说:“可这孩子这么大了还是个单身呢,你认识的人多,能不能给他瞅机会介绍个对象啊?” 我笑了,可愛的老人,就是这么喜欢操心,真是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啊。我说:“没问题!瞅着合适的一定介绍。就包在我身上啦。不过,您老也别总是这么为儿子操心,儿孙自有儿孙福嘛,您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,才是他们最需要的。” 那一刻,老人的表情很释然,脸上呈现出一种我从没见过的愉悦和舒坦。也就是在那一次,老人的肝区摸上去已经很柔软了,用药也進入善后阶段。——摘自传统中医-唐略的新浪博客逍遥丸可治疗的疾病 乳腺增生:以月经前期为甚,经后减轻或消失,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,均可服用。 经前期综合征:逍遥丸疗效确切,远期疗效稳定。 男性乳房发育症:1个月为1疗程,一般服药1个疗程症状消失。高泌乳素血症:是以高泌乳素升高、闭经、溢乳、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。经期停止用药,闭经者连续服药,直至PRL值正常。 黄褐斑:中医又名“肝斑”“黧斑”。肾阴虚给予六味地黄丸,肝郁气滞者给予逍遥丸,两者皆有者,早服六味地黄丸,晚服逍遥丸,总有效率为94%。 情感性精神病、精神分裂症、焦虑性神经症:证属肝郁气滞型,均取得满意疗效。对焦虑心境、紧张、失眠、植物神经症状等疗效较好。 抑郁症:常见症状为闷闷不乐,对日常事情丧失兴趣,自感头晕乏力、胃脘不舒、胸闷气短等,甚至坚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,到各医院求医,但各项检查指标均为正常。可用加味逍遥丸清心除烦、舒肝解郁,可稳定病人情绪,减轻症状。与抗抑郁剂相比,没有依赖性及副作用。 失眠:逍遥丸在治疗肝脾虚、血虚型失眠中起着重要作用。 糖尿病:逍遥散加减治疗糖尿病60例,总有效率90%。 带状疱疹:临床医师用逍遥丸加凉开水调成糊状,外敷疱疹处,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,大多在3~5天后疱疹开始消退。 声带小结:逍遥丸与西药治疗134例声带小结,患者随机分为两组,2个月后,两组临床结果显示:逍遥丸组总有效率达85.3%,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6.1%。 梅核气:逍遥丸疏肝健脾和胃,为治疗胃病良药,吗丁啉是胃促动力剂,两药合用可以增强胃肠道功能,促進食管、胃内容物排泄,减少反流,治疗咽喉部异感症疗效明显,且价廉易得。 更年期综合征:本方加味以调肝补脾,若见心悸、胸闷、潮热出汗为主者,加小剂量氨酰心安为治疗组,另更年安为对照组。本方加味合氨酰心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比单用更年安治疗,无论在总有效率及症状消除时间上都有显著差异。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,调治1周后诸症缓解,巩固治疗一个月后可愈。 月经先期、月经过多、经行吐衄、崩漏:妇人以血为本,血化生、统摄于脾而藏受于肝,若肝气郁结,血为气滞,常可引起月经不调。若郁久化火,热伤冲任,则可出现月经先期、月经过多、经行吐衄、崩漏等证。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,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, 能疏肝养血、解郁清热,最适合于肝郁血虚、郁久化热之证,临床若能悉心辨治,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,能取得很好的疗效。 肠功能紊乱:逍遥丸治疗肠功能紊乱,与西药比较近期疗效总有效率高,远期疗效复发率低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。在软化大便与消胀止痛及精神症状改善方面,逍遥丸有明显的作用,且以肠道实热和肠道气滞型疗效最佳。 慢性疲劳综合征:逍遥丸与归脾丸合用既能调畅情志、改善睡眠,又能解除疲劳、提高记忆力。 逍遥丸可涉及之症,还有卵巢囊肿、腰痛、痛经、盆腔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肝炎、肝脾肿大、胆囊炎胆石症、视网膜炎、高脂血症等,但凡有肝气不舒、脾虚、血虚的前提,都可尝试服用逍遥丸或加味逍遥丸,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 加味逍遥丸和逍遥丸的区别 加味逍遥丸也叫丹栀逍遥丸,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入了丹皮和栀子两味药,对于寒热不明显者多用逍遥丸,而对于体内有热象的可使用加味逍遥丸。 牡丹皮和栀子都是清热凉血的要药,具有良好的清热、除烦、凉血、止血、活血、消瘀的功能。因此,加味逍遥丸除具有逍遥散的舒肝益血、健脾和中的功效,还具有清肝热、和营血的功能,常用于治疗肝脾血虚、阴虚发热、自法、盗汗、心肾不交、怔忡不宁、面赤咽干、月经不调、小腹作痛、小便涩痛及内热烦渴等症。 逍遥丸的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。一般来说中成药的副作用比较小,而且需要长期服用。在规定的药量下是安全放心的。 逍遥丸虽有很多临床新用途,但是凡肝肾阴虚、气滞不运所致的胁肋疼痛、胸腹胀满,咽喉干燥、舌无津液、舌红无苔、脉象沉细者慎用。 服用期间的注意事项: 1、忌食寒凉、生冷。 2、感冒时、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,过敏体质慎用。 3、平素月经正常,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错后,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。 4、按照用法用量服用,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。 5、孕妇服用请向医生咨询。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,应去医院就诊。 后记:整理这篇文章,是因为这1个月来胃部常感不适,稍微多吃点就会感觉不消化,特别是肉食,经常会堵在胃里,第二天都没消化下去的感觉,还有胃痛、胃胀的症状,躺在床上按压胃和肚脐周围,有硬结、有刺痛点。也减少每餐饭量,经常吃点保和丸增加消化功能等,但胃还是会经常不舒服。 前两天翻看自己以前做的保健笔记,在“胃”这个单元里,看到“不想吃,是胃出了问题。想吃了吃了不舒服,是胃之外的问题,比如肝气不舒。”这样一句话,一下子提醒了我,想起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、心情不太好,一直在服用逍遥丸,那段时间感觉胃口挺好,消化也正常。原来是肝气不舒,赶紧找出逍遥丸服用,这才服用两天,胃就感觉舒服些了,至少消化能力增加,没有经常堵着了。躺着按压胃部的时候,虽然还有些发硬,但刺痛点是没有了。 所以在网上搜罗了这些关于“逍遥丸”的资料,删减整理之后发表出来供自己备查,也供博友们参考。主要是罗博士的经验智慧和网友奉献,大家相互交流、指正。为了健康,大家一起努力吧,通过自己的学习,解决身体问题,就不用象盲人一样无知无明,只有求助医生,花钱又拖延病情,自己受苦家人受累了。(2017年2月6日,这两天就在捣腾这篇文章,快上班了,至少在家休息,还有点作为,呵呵)——摘自此生安乐的新浪博客
57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肛门瘙痒 用什么 中成药
一般肛门痒都是由于肛门周围有湿疹所致。可以用一些治疗痔疮的膏剂涂抹,例如,丹皮酚软膏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、风油精、至于药物,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进行长期的调理,把体内的湿气寒气排出。
61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吃什么食物可以清热利湿?
现代人压力大,很容易成为湿热体质,清热利湿的食物其实有很多,最常见的有绿豆以及红豆,尤其是绿豆,最适合体内湿热的患者,而且夏季和绿豆汤还能消暑,还有薏仁,薏仁是比较缓和的清热利湿食物,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服用,还有苦瓜、黄瓜、芹菜等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。
63 阅读 | 4 回复 阅读全文
-
治疗股癣的药有哪些
中医认为本病与肝经湿热下注有关,治宜清热利湿,可选用龙胆泻肝丸等内服. 外用达克宁。
58 阅读 | 1 回复 阅读全文
-
春不食肝,夏不食心,秋不食肺,冬不食肾,四季不食脾。
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养生,又称为养性、摄生、治未病。预防的目的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防病延年。养生的内容很多,如饮食、起居、情志、练功等。但都必须要“和于阴阳,调于四时”,使人体生理节律彼此协调,并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。《四时调摄笺》说:“人能顺此调摄,神药频餐,助以导引之功,慎以宜忌之要,无竟无营,与时消息,则疾病可远,寿命可延。”说明了养生应四时的重要性。 起居应四时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,并要持之以恒。传统养生学认为“精、气、神”为人生三宝,神为生命的主宰,能够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体现生命的活力,故“失神者死,得神者生”。人们起居有常,作息合理,就能保养人的精神,使人精力充沛,神采奕奕。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:“起居有常,养其神也”。长期起居无常,作息失度,会使人精神萎靡,呆滞无神。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原则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。一日之内随着昼夜晨昏阴阳消长的变化,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与之相适应。人体的阳气在白天运行于外,推动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种机能活动。夜晚人体的阳气内敛而趋向于里,则有利于机体休息以便恢复精力。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,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,按照体内生物钟的规律而作息,有利于机体的健康;一年四季具有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的特点,生物体也相应具有春生、夏长,秋收、冬藏的变化。人体在四季气候条件下生活,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适当调节自己的起居规律;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春三月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;夏三月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;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;冬三月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《养老奉亲书》也指出:“夏月暑地热,若檐下过道,穿隙破窗,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。”以上充分强调了起居要应四时的重要性。 饮食应四时 不仅一日中饮食要定时、定量,还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配饮食。《内经》要求要“饮食有节”,如果“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。”等不良生活习惯,便会导致“半百而衰”的结果。四时饮食不节还会导致很多疾病,如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、“膏梁厚味,足生大丁”、“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”等论述。《灵枢·师传》又说,饮食要:“热无灼灼,寒无沧沧,寒温中适”。张仲景也说:“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。”说明饮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四时气候的变化情况,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调配,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。一日中饮食有一定的要求,《三元参赞延寿书》说:“夜半之食宜戒,审酉前晚食为宜。”一年中的饮食,根据不同季节调配,张仲景说:“春不食肝,夏不食心,秋不食肺,冬不食肾,四季不食脾。春不食肝者,为肝气旺,脾气败。若肝旺补肝,脾气败尤甚。”唐代孙思邈《千金方》说:“春省酸增甘养脾气,夏省苦增辛养肺气,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,秋省辛增酸养肝气,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。”此外,四时食物的选择还要注意食物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性与脏腑的关系。元代忽思慧在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,夏气热,宜食菽以寒之,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之,冬气寒,宜食黍,以热性治其寒”。四时食物的选择除了注意食物的性味外,还要根据身体状况,阴阳的偏盛调配食物则更为合理 春不食肝食物的季节宜忌是有的。根据中医理论,肝气为春季的主气,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。根据中医五行理论,肝属木、脾属土,本是相克的关系.如果肝气过强就会伤及脾气,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,所以在这一季里,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,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,尤其是中医说的肝火旺、肝气郁的人,更要注意清肝热、舒肝气,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。若大量食肝,则肝得补,肝气更旺,脾受克必更甚而弱,且肝旺之时食肝,不但伤脾,而且因死气入肝而伤魂。春天,正因为为肝的功能异常活跃,必定会有大量的尚未分解的有毒物质,所以春季还是少食肝为妙。而且,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,食后会使血脂升高,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。至于饮食上则可多食马兰头、荠菜、芹菜、黄瓜、萝卜、冬瓜、瓠瓜、大白菜、荸荠、黄鳝、泥鳅等滋阴的食物 春天来了。古人所谓“春不食肝,夏不食心,秋不食肺,冬不食肾,四季不食脾,如能不食此五脏,乃顺天理”被很多人引用。春不食肝,这个不食字究肝气的疏泄,甚至会致肝郁或肝火更旺,容易伤及脾胃。因此,孙思邈建议要竟是什么意思呢?是不能吃肝吗? 我的理解是:春天万物复苏,是一年里湿气最重,阳气刚刚初生的季节。这个季节里,空气中的水分子增加,氧气含量减少,人们血液循环减慢,毛细血管扩张,血液较冬季粘稠,大脑供血减弱,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大多数人容易困倦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春困。这个季节里,肝脏工作负荷增加。肝火最旺,脾气最弱。因此,春天最重要的保健是做到饮食三少三多:少食、少咸,少油腻,多饮水,多吃水果,多吃蔬菜,这三多三少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血液清晰,减轻血液粘稠度,从而达到养护肝脏,降肝火的作用。也符合阴阳五行中的水生木的含义。以我的体会春天里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加服适量的维生素C,如果脾胃没有问题,坚持每天适当的吃一点醋也有降低血脂,保肝护肝的作用,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好处。 因此春不食肝不能简单理解为不能吃肝或者不能补阳,而是春天里不能伤害肝脏的意思。春天由于湿气重,有关节炎病患的人们容易关节炎复发或者加重。--------------- 专家结合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提醒说,春天少吃味酸的食物,多吃甘平的食物,更有利于护肝健脾。 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 ——唐-孙思邈《千金要方》 春不食肝,为肝气旺,脾气败;若食肝,则又补肝,脾气尤败甚,不可救。 ——明-高濂《遵生八笺·四时调摄笺》 增甘健脾少酸护肝 “中医将食物分为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,五味入五脏,也即:酸入肝、苦入心、甘入脾、辛入肺、咸入肾。”周教授称,春天生机勃发,正是肝气条达之时,酸味入肝,具有收敛之效,要适可而止,过则可能影响阳气的升发和“省”之。“省”字在此应解作“少”,而非“省略”不吃之意。 另外,经过冬天、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厚味滋养,不少人脾胃超“负荷运转”,时下除了气温回升之外,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加,“湿邪困脾”。因此,在饮食应尽量清淡可口,建议可多吃些味甘平的食物以“醒脾”,如蔬果类的南瓜、扁豆、马蹄、菠菜、芹菜、莴笋、胡萝卜、花菜、油菜等,或者鱼、肉类的鲫鱼、鲈鱼、鸡肉、牛肉等。 而从五行跟五脏的关系来看,脾属“土”,肝属“木”,脾健则“土固”,土固可以御“木侮”,因此,以甘养脾间接也能起到护肝、益肝之效。 春季“以肝补肝”不太妥 许多注重饮食养生的人都知道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,而民间以及祖国医学素有“以形补形”之说,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,因肝虚而致“夜盲症”(缺乏维生素A),选猪、牛肝(富含维生素A)以脏补脏来治疗,隋代巢元方、唐代孙思邈等皆有记载。有些人便按照“以肝补肝”的方法,不时买些动物肝脏来进行食补。周教授提醒说,这种做法不太妥当,应该辨证论治,“有是病而用是药”。 专家认为,如果机体不虚,阴阳平衡,就不要偏食或过食动物内脏,对于代谢旺盛的人群来说,偶尔吃些无妨,但动物内脏蛋白质、胆固醇和矿物质(如铜)等含量也相对较高,肝胆、肾病、痛风及血脂偏高者应根据自身病情,注意少吃或不吃内脏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"春不食肝"。意思是春季肝气旺,此时吃肝会使肝气更旺,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症状。此外,还会发生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。现代营养学分析,动物的肝富含维生素A。成年人每日吃四克牛肝或羊肝,就可满足体内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。如大量摄入就会导致头晕、头疼、感觉过敏及腹泻等中毒症状。动物肝脏含胆固醇很高,胆固醇沉积血管壁上,容易引发血管粥样硬化,故老年人应少吃肝。夏至开始宜进行饮食调养,炎夏时心火当令,故有“夏不食心”的说法。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。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,出汗多,则盐分损失也多,若心肌缺盐,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 “秋不食肺”之说。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 冬不食肾道理亦然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【起居】 肝属木,木生火,火为心,在此节气中心脏会过于旺盛,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,对此要高度重视。其次,旺木伤金,金为脾,所以这一节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要予以高度重视。 此节气尽管“春瘟”流行,但也不可闭门不出,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。中医认为“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,久坐伤肉”。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,经常出去到森林、河边散步,多呼吸新鲜空气,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。 这个节气衣着要适当,预防感冒。居室装饰避免有毒材料,要经常通风换气。 【饮食】 清明节气中,不宜食用“发”的食品,如笋、鸡等。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,如荠菜,益肝和中;菠菜,利五脏、通血脉;山药,健脾补肺;淡菜,益阴,可滋水涵木。 春天,肝阳上亢的老人,特别容易出现头痛、昏眩,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"春气者诸病在头"。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,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、健脾、补肾、养肺的食物。 夏不食心饮食调养,有夏时心火当令,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(五行的观点),故《金匮要略》有“夏不食心”的说法。根据五行(夏为火)、五成(夏为长)、五脏(属心)、五味(宜苦)的相互关系,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。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,出汗多,则盐分损失也多,若心肌缺盐,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《素问·臧气法时论》曰:心主夏,“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”,“心欲耎,急食咸以耎之,用咸补之,甘泻之”。就是说藏气好软,故以咸柔软也。从阴阳学角度看,夏月伏阴在内,饮食不可过寒,如《颐身集》所说: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,蜜水、凉粉、冷粥。饱腹受寒,必起霍乱。”心旺肾衰,即外热内寒之意,因其外热内寒,故冷食不宜多吃,少则犹可,贪多定会寒伤脾胃,令人吐泻。西瓜、绿豆汤、乌梅小豆汤,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,但不宜冰镇食之。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“肾无心之火则水寒,心无肾之水则火炽。心必得肾水以滋润,肾必得心火以温暖”从中不难看出心、肾之间的重要关系。 夏季气候炎热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因此,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,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,不可过食热性食物,以免助热;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,不可过食,以免损伤脾胃;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,以免化热生风,激发疔疮之疾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夏季气候炎热,人体气血趋向体表。正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所说:“夏者,经满气溢,入孙络受血,皮肤充实。”从而形成阳气在外,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。人的消化功能较弱,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,健脾益气。因此,饮食宜选清淡爽口,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,和适当选具有酸味的,辛香的食物,以增强食欲。《养生书》指出:“夏至后秋分前,忌食肥腻饼、徘油酥之属,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,夏月多疾以此。” 夏季的饮食要多辛温,少苦寒,节冷饮。《千金要方》说:夏日宜“省苦增辛,以养肺气”,《金匮要略》指出:“夏不食心”。少吃苦寒之食物可避免伤阳心。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,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。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熟食,但以混为宜,《养生镜》中指出:“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,此时心旺肾衰,液化为水,不问老少,皆宜食暖物,独宿调养。”此处“心肝肾衰”,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,“食暖物”,是为了助阳气,独宿调养是为顾护阴气。酷暑盛夏,因出汗很多,常感口渴,所以适当用些冷饮,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,补充水分、盐类和维生素,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,如西瓜、绿豆汁、赤小豆汤等,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,但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、冰水、凉菜、生冷瓜果等。《颐身集》指出: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、密冰、凉粉、冷粥”,否则,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,引起疾病。故有谚语说:“天时虽热,不可贪凉;瓜果虽美,不可多食”,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。夏天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。由于夏天喝水多,冲淡了胃液,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,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;另一方面,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食物极易腐败变质。因此,夏天必须把好“病从口入”这一关,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,不喝生水。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。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,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。如《论语》中就有“色恶不食,臭恶不食,失饪不食,不时不食”的记载;《金匮要略》中亦指出:“秽饭、馁肉、臭鱼,食之皆伤”。夏季的饮食卫生习惯至关重要,如果不注意保养,不仅夏天多病,秋冬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。故在南方流行着“六月债,还得快”的民谚。
44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龙胆泻肝丸与关木通事件
龙胆泻肝丸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方,原配方的药味中有“木通”,主要指木通科的白木通或毛茛科的川木通,这两类木通均不含马兜铃酸。但在20世纪30年代,东北盛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,价格便宜,并逐渐占领了市场。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,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,难以寻觅。1990年的《中国药典》,卫生部干脆把龙胆泻肝丸组方中的其他类木通全部枪毙,关木通成了“木通族”惟一合法的身份。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,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,可以损害肾小管功能,导致肾功能衰竭。由于龙胆泻肝丸的广泛使用,马兜铃酸肾病悄悄地、快速地蔓延。2003年4月1日,国家药监局印发《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》,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,龙胆泻肝丸等“关木通制剂”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;责令该类制剂的生产限期用木通科木通替换关木通。后来的200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已不再收载关木通、广防己、青木香三个品种(均含马兜铃酸)。
45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杀手寓言
简单的温情喜剧电影。传说中的杀手“寓言”被老大放在一个小城市,过一年的普通人生活,结识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子,两人都被搅进当地黑社会的内斗中,最终寓言不杀一人解救女孩子。剧情比较简单,主要的亮点是剧中杀手融入普通人生活搞出的笑点。
45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
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:香砂六君子丸, 心脾两虚:归脾丸, 肝郁气滞:逍遥丸 肝肾阴虚:滋补肝肾丸、六味地黄丸 气虚:永盛合阿胶 阴虚:六味地黄丸 阳虚: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 火: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 火:泻青丸 乳房肿块:乳核内消液 肺 火:清热地黄丸、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 : 中经络:再造丸、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:知柏地黄丸、 中脏腑阳闭:安宫牛黄丸、至宝丹、 中脏腑阴闭:苏合香丸、 中风后遗症: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: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:参茸三鞭丸、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:永盛合阿胶、十全大补丸、内补养荣丸、参桂鹿 茸丸、 痰湿中阻: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: 搜风顺气丸、 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: 宽中顺气丸、 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:阿胶、蜂蜜 气虚不运: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: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:四正丸 伤食症:大山楂颗粒、槟榔四消丸、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:快胃舒肝丸、舒郁九宝丸、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:补益资生丸、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:肉蔻四神丸、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:二陈丸 瘀血内结: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: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:蔘桂理中丸、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: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: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: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:大山楂颗粒、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: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: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:加味 保和丸、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:蔘桂理中丸、补益资生丸 阴 虚胃痛: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: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: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:大山楂、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:二陈丸 肝气犯胃: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:补益蒺藜丸、脾胃虚寒:补益资生丸、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:坤顺丸 血虚证: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:参桂鹿茸丸、内补 养荣丸 血热内扰: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: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: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:参桂鹿茸丸、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:坤顺丸、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:参苏丸、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:止咳枇杷露、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:秋梨润肺膏、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:二陈丸 痰热壅肺: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: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: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: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: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: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: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: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: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: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: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:心可宁胶囊、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瘀血阻络: 痰瘀互结,风痰上扰, 肾阴亏虚:阴虚阳亢、肝阳亢盛、 愈风宁心片 久强脑立清、牛黄降压丸、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:参茸三鞭丸、强阳保肾丸、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:永盛合阿胶、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: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: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: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: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: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 安嗽化痰丸 风寒:参苏宣肺丸 参苏 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: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: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: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: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: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: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:至宝丹、紫雪丹、安宫牛黄、暑厥用苏合 香丸 暑湿遏表:藿香正气水、四正丸、仁丹 暑热蒙心:牛黄清心丸、至宝丹、紫雪丹 气阴两竭: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五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六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七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八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: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: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:泻青丸、龙胆泻肝丸 第三十九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:阿胶 通便: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一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二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三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:快胃舒肝丸、调味舒肝丸、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: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:参芩白术丸、六君子丸、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,但是 CT 检查有脂肪肝: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四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五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六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:丹栀逍遥丸、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:参芩白术丸、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:解毒凉血合剂、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:龙胆泻肝丸、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七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: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: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:理气化瘀口服液、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:六味地黄丸、滋补肝肾丸。 外用:养荣祛斑膏、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八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、泻痢固肠丸 第四十九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: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: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: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: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:六味地黄丸、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: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: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二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:人参养荣丸、补中益气丸、永盛合阿胶、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: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:二至丸、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:龙胆泻肝丸、四妙丸 第五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: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:补益资生丸、平胃丸、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:四神丸、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: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: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: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四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: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: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五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: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:参桂鹿茸丸、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: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六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:喉症丸 胃火炽盛:清胃黄连丸、喉症丸 肺肾阴虚: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:参芩白术丸、喉症丸 第五十七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:六味地黄丸、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:舒肝丸、逍遥丸 命门火衰:强阳保肾丸、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:六味地黄丸、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:乌金丸 痰湿内盛: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八节 湿疹 热重于湿: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:参苓白术丸 血燥:皮肤病血毒丸 第五十九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: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:营心丹 滋阴补气:强心丹 第六十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:永盛合阿胶、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: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一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: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: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:苏合香丸 第六十二节 过敏 健脾补气:归脾丸、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: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: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: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三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:杞菊地黄丸、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:四神丸 气血两虚:永盛合阿胶、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:参苓白术丸、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四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: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:参苓白术丸、归脾丸、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:永盛合阿胶、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:同仁清脂茶、二陈丸 肝胆湿热:龙胆泻肝丸 六十五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: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:杞菊地黄丸、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:内补养荣丸、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: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六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,癌症辅助治疗:西黄丸 口疮类: : 心脾两虚 ---导赤丹/牛黄清胃丸/锡类散/冰硼散 阴虚火旺---知柏地黄丸/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---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---导赤丸 五迟(指立迟、行迟、发迟、齿迟和语迟,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 疾病): 肝肾不足---六味地黄丸/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---人参归脾丸/人参养荣丸 五软(指小儿头软、项软、手足软、肌肉软、口软。发生于五、六 岁以内的小儿,为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障碍的疾病): 脾肾两亏---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---八珍丸/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: 阴虚发热---大补阴丸/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---补中益气丸/黄芪膏/***参膏 血虚发热---当归补血丸/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---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---大黄蛰虫丸/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: 风火牙痛---牛黄解毒丸/黄连上清丸/牛黄上清丸/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---牛黄清胃丸/清胃黄连丸/清火凉膈散/止痛冰硼散/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---滋阴甘露丸/知柏地黄丸 中风: 肝肾阴虚,风阳上扰---镇肝熄风胶囊/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,经脉阻滞---补阳还五冲剂/偏瘫复元丸/消栓再造丸/乐脉颗粒 剂/中风回春丸/脑得生丸 心悸: 心血不足---柏子养心丸/人参归脾丸/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---天王补心丹/枕中丹 水肿: 水湿浸渍---五皮丸; 脾阳不振---五苓散/参苓白术丸/胃苓丸; 肾阳衰微---济生肾气丸/金匮肾气丸 水痘: 湿毒外袭---银翘解毒丸/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:绿雪/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: 外感风热---明目蒺藜丸/桑菊感冒片/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---明目上清丸/明目蒺藜丸/开光复明丸 目涩:肺阴不足---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---石斛夜光丸/明目地黄丸/石斛明目丸/琥珀还睛丸 目痒: 风邪外袭---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---桑麻丸/杞菊地黄丸/明目地黄丸 失眠: 肝瘀化火---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---人参归脾丸/柏子养心丸 阴虚---天王补心丹/神经衰弱丸/安神补心胶囊/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---安神定志丸/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: 肝火上扰---龙胆泻肝丸/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---耳聋左慈丸/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---益气聪明丸/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---血府逐瘀口服液 厌食: 脾失健运---曲麦枳术丸 脾胃气虚---参苓白术丸 汗证: 营卫不和---桂枝合剂 肺气不固---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---当归六黄散 头痛: 风寒外袭---川芎茶调散/都梁丸 风热上扰---芎菊上清丸/清眩丸(片) 肝阳上亢---降压片/脑立清 痰浊阻遏---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---天府逐瘀口服液/正天丸 咳嗽: 风寒咳嗽---通宣理肺丸/小青龙合剂 风热咳嗽---桑菊感冒片/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---秋梨膏/二冬膏/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---二陈丸/橘红丸 肝火犯肺---黛蛤散/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---百令胶囊/金水宝胶囊/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---二母宁嗽丸/清肺抑火丸(膏)/除痰止嗽丸/清气化痰丸 小儿)风寒咳嗽---解肌宁嗽丸/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---桑菊感冒片/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---清金理嗽丸 眩晕: 肝阳上亢--脑立清/磁朱丸/杞菊地黄丸 肾精不足--左归丸/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--八珍丸/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--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--血府逐瘀口服液/正天丸 烧伤: 獾油/紫草膏/生肌玉红膏 粉刺: 肺胃实热--连翘败毒丸/黄连上清丸/牛黄解毒丸/清肺益火丸/颠倒 散 湿热蕴结--归参丸/二妙丸/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--参苓白术丸 痔疮: 湿热夹风,迫血妄行--地榆槐角丸/止红肠辟(?)丸/消痔散/脏连丸/鳖 甲消痔胶囊/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,气不摄血--补中益气丸/人参归脾丸 感冒: 风寒感冒--感冒软胶囊/感冒清热冲剂/防风通圣丸/桂枝合剂/通宣 理肺丸(片) 风热感冒--银翘解毒丸/桑菊感冒片/羚翘解毒丸/柴黄片/抗胶囊 气虚感冒--参苏理肺丸/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--藿香正气水/六合定中丸/祛暑丸 感冒(儿):风寒感冒--小儿羌活丸/九保丹 风热感冒--小儿感冒清热冲剂/妙灵丹 暑邪感冒--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--至宝锭/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--牛黄镇惊丸/琥珀抱龙丸 食积: 乳积停滞--小儿化食丹/小儿化滞丹 食积停滞--保和丸/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--小儿健脾丸/小儿香橘丹 鼻衄: 肺经热盛--清肺抑火丸/荷叶丸 胃热炽盛--清胃黄连丸/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--当归龙荟丸 肝肾阴虚--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--人参归脾丸 痛经: 气滞血瘀--调经姐妹丸/调经活血片 寒湿凝滞--少腹逐瘀丸/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--宁坤养血丸/妇宝金丸/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--当归调经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: 肝七郁滞---逍遥丸/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---金匮肾气丸/右归丸 月经先期:气虚不摄---补中益气丸/人参归脾丸/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---右归丸/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---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---大补阴丸/ /知柏地黄丸/固经丸 月经后期: 寒凝冲任---少腹逐瘀丸 阳虚内寒---艾附暖宫丸/女金丹 血虚失盈---八珍益母丸/八珍丸/十全大补丸/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---舒肝保坤丸/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: 血虚---内补养荣丸/人参养荣丸/八珍丸 肾虚精亏---左归丸/六味地黄丸 血瘀---益母草膏/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: 气虚---定坤丸/补中益气丸/乌鸡白风丸 血热---加味逍遥丸/荷叶丸 不孕症: 阳虚宫冷---暖宫孕子丸/艾附暖宫丸/女金丹/鹿茸粉/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---八宝坤顺丸/乌鸡白风丸/安坤赞育丸/定坤丹/ 肝气郁滞---妇科得生丹/七制香附丸/ 寒凝血瘀---少腹逐瘀丸/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---二陈丸/越鞠丸 对症用药 肝肾不足---六味地黄丸/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---人参归脾丸/人参养荣丸 脾肾两亏---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---八珍丸/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---阴虚发热---大补阴丸/知柏地黄丸 黄芪膏/***参膏 血虚发热---当归补血丸/人参归脾丸 ---大黄蛰虫丸/血府逐瘀口服液 肝郁发热---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 气虚发热---补中益气丸/ 牙痛----风火牙痛---牛黄解毒丸/黄连上清丸/牛黄上清丸/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---牛黄清胃丸/清胃黄连丸/清火凉膈散/止痛冰硼散/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---滋阴甘露丸/知柏地黄丸 中风----肝肾阴虚,风阳上扰---镇肝熄风胶囊/脑血栓片气虚血瘀,经脉阻滞 ---补阳还五冲剂/偏瘫复元丸/消栓再造丸/乐脉颗粒剂/中风回春丸/脑得生 丸 心悸----心血不足---柏子养心丸/人参归脾丸/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---天王补心丹/枕中丹 水肿---五皮丸; 脾阳不振---五苓散/参苓白术丸/胃苓 丸 、 阳衰微---济生肾气丸/金匮肾气丸 水痘---银翘解毒丸/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:绿雪/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---热---明目蒺藜丸/桑菊感冒片/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---明目上清丸/明目蒺藜丸/开光复明丸 目涩---足---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---石斛夜光丸/明目地黄丸/石斛明目丸/琥珀还睛丸 目痒---袭---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---桑麻丸/杞菊地黄丸/明目地黄丸 失眠:肝瘀化火---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---人参归脾丸/柏子养心丸 阴虚---天王补心丹/神经衰弱丸/安神补心胶囊/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---安神定志丸/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---龙胆泻肝丸/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---耳聋左慈丸/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---益气聪明丸/补中益气丸 厌食:脾失健运---曲麦枳术丸 汗证---和---桂枝合剂 气血瘀阻---血府逐瘀口服液 脾胃气虚---参苓白术丸 阴虚火旺---当归六黄散 肺气不固---玉屏风颗粒 头痛---川芎茶调散/都梁丸 风热上扰---芎菊上清丸/清眩丸(片) 肝阳上亢--降压片/脑立清 痰浊阻遏---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---天府逐瘀口服液/正天丸 咳嗽:风寒咳嗽---通宣理肺丸/小青龙合剂 肺丸 燥热咳嗽---秋梨膏/二冬膏/川贝枇杷膏 肝火犯肺---黛蛤散/清气化痰丸 痰湿犯肺---二陈丸/橘红丸 风热咳嗽---桑菊感冒片/羚羊清 肺虚咳嗽---百令胶囊/金水宝胶囊/养阴 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---二母宁嗽丸/清肺抑火丸(膏)/除痰止嗽丸/清气化痰丸 (小儿)风寒咳嗽---解肌宁嗽丸/儿童清肺丸 肺丸 痰热咳嗽---清金理嗽丸 眩晕---亢--脑立清/磁朱丸/杞菊地黄丸 气血亏虚--八珍丸/十全大补、 瘀口服液/正天丸 烧伤---紫草膏/生肌玉红膏 粉刺---热--连翘败毒丸/黄连上清丸/牛黄解毒丸/清肺益火丸/颠倒散 湿热蕴结---参丸/二妙丸/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--参苓白术丸 肾精不足--左归丸/六味地黄丸 瘀血停留--血府逐 风热咳嗽---桑菊感冒片/解肌清 痰浊中阻--半夏天麻丸 痔疮---风,迫血妄行--地榆槐角丸/止红肠辟(?)丸/消痔散/脏连丸/鳖甲消痔 胶囊/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,气不摄血--补中益气丸/人参归脾丸 感冒---冒--感冒软胶囊/感冒清热冲剂/防风通圣丸/桂枝合剂/通宣理肺丸 (片) 风热感冒--银翘解毒丸/桑菊感冒片/羚翘解毒丸/柴**/抗胶囊 气虚感冒--参苏理肺丸/玉屏风颗粒 祛暑丸 感冒(儿)---冒--小儿羌活丸/九保丹 丹 暑邪感冒--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惊--牛黄镇惊丸/琥珀抱龙丸 食积---滞--小儿化食丹/小儿化滞丹、食积停滞--保和丸/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--小儿健脾丸/小儿香橘丹 鼻衄---盛--清肺抑火丸/荷叶丸、胃热炽盛--清胃黄连丸/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--当归龙荟丸 、肝肾阴虚--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--人参归脾丸 痛经---瘀--调经姐妹丸/调经活血片、 寒湿凝滞--少腹逐瘀丸/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--宁坤养血丸/妇宝金丸/八珍益母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:肝七郁滞---逍遥丸/七制香附丸 丸/右归丸 月经先期:气虚不摄---补中益气丸/人参归脾丸/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---右归丸/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---加味逍遥 肝肾不足--当归调经丸 肾气虚弱---金匮肾气 感冒夹湿--至宝锭/小儿百寿丹 风热感冒--小儿感冒清热冲剂/妙灵 、 暑湿感冒--藿香正气水/六合定中丸/ 丸 阴虚内热---大补阴丸/ /知柏地黄丸/固经丸 月经后期:寒凝冲任---少腹逐瘀丸 /女金丹 血虚失盈---八珍益母丸/八珍丸/十全大补丸/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---舒肝保坤丸/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:血虚---内补养荣丸/人参养荣丸/八珍丸 六味地黄丸 血瘀---益母草膏/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----定坤丸/补中益气丸/乌鸡白风丸 血热---加味逍遥丸/荷叶丸 不孕症:阳虚宫冷---暖宫孕子丸/艾附暖宫丸/女金丹/鹿茸粉/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---八宝坤顺丸/乌鸡白风丸/安坤赞育丸/定坤丹/ 肝气郁滞---妇科得生丹/七制香附丸/ 寒凝血瘀---少腹逐瘀丸/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---二陈丸/越鞠丸 肾虚精亏---左归丸/ 阳虚内寒---艾附暖宫丸
46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发现了一个包治百病的神药-防风通圣丸
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五分、川芎五分、当归五分、 芍药五分、大黄五分、薄荷叶五分、 麻黄五分、 连翘五分、芒硝五分、石膏一钱、黄芩一钱、桔梗一钱、滑石三钱、甘草二钱、荆芥二分半、 栀子二分半、白术二分半。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热等证。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,生姜三片,煎至一钟,不聚时服。如痰嗽,加半夏一钱。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别名通圣散《伤寒标本》卷下。处方防风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大黄、薄荷叶、麻黄、连翘、芒消各15克,石膏、黄芩、桔梗各30克,滑石90克,甘草60克,荆芥,白术,栀子各7.5克。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疏风解表,泻热通便。主风热壅盛,表里俱实,憎寒壮热,头目昏眩,偏正头痛,目赤睛痛,口苦口干,咽喉不利,胸膈痞闷,咳呕喘满,涕唾稠粘,大便秘结,小便赤涩;疮疡肿毒,肠风痔漏,风瘙瘾疹,苔腻微黄,脉数。现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荨麻疹、湿疹、神经或血管性头痛、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,里闭不通者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200毫升,加生姜3片,煎至120毫升,温服。 涎嗽者,加半夏15克(姜制)。备注方中防风、荆芥、麻黄、薄荷轻清升散,疏风解表,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;大黄、芒消泻热通便,山栀、滑石清热利湿,使里热从二便而出;更以石膏、黄芩、连翘、桔梗清解肺胃之热;当归、川芎、芍药养血和血,白术、甘草健脾和中。配合成方,则汗不伤表,下不伤里,从而达到疏风解表,泻热通便之效。王旭高评本方说:"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","名日通圣,极言其用之神耳。"摘录《宜明论方》卷三防风通圣丸处方防风50g 荆芥穗25g 薄荷50g 麻黄50g 大黄50g 芒硝50g 栀子25g 滑石300g 桔梗100g 石膏100g 川芎50g 当归50g 白芍50g 黄芩100g 连翘50g 甘草200g 白术(炒)25g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;味甘、咸、微苦。炮制上十七味,除芒硝、滑石外,其余防风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。芒硝加水溶解,滤过;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。取上述粉末,用芒硝滤液泛丸,干燥,用滑石粉包衣,打光,干燥,即得。功能主治解表通里,清热解毒。用于外寒内热,表里俱实,恶寒壮热,头痛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瘰疬初起,风疹湿疮。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6g,一日2次。注意孕妇慎用。规格每20丸重1g贮藏密闭,防潮。摘录《中国药典》乍一看,会让人觉得这个方子用药繁杂且凌乱,有点“方不成方”的感觉,可它却是师出名门,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创。邪自外来,需透邪外出,给邪以出路。受寒受冻了,麻黄、防风、荆芥、薄荷,可以让你发汗,让外邪从皮肤散出来。肚子里头有积滞了,堵塞在那里排不干净,芒硝、大黄通大便,把它排走。小便黄赤日积月久了,黄芩、滑石、栀子,把小便利出体外。等于汗法便法利法三法俱全,相当于把窗户、下水道通通打开,防风通圣妙就妙在一个“通”字,以通立法,以通为用,故称通圣。这个汤方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加入了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白术、甘草,用来养气血,健脾胃,使得整个方子通中有补,祛邪而不忘记扶正。就像打仗要做好后勤工作,要有充足的粮草,否则士兵再凶猛,一旦断了粮草,战斗力就下降了。这样一归纳整理,原本用药繁杂的方子反而有一种“大菩萨、小菩萨,各归其位”的感觉。防风通圣等于是给身体大扫除的一个良方。夏天煎炸烧烤吃多了,冰饮一进去毛孔就闭塞,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在肠胃里郁积的久了就会化热,这热既不能够下排,又不能够外出,只好往上走,走到牙龈那里,牙包就鼓起来了,牙齿呢痛如火燎,防风通圣能把饮食积滞通下来,排出去,下面一通畅,上面的火就被撤下来了,按照《黄帝内经》的说法,叫夺其食则愈。还有腮腺炎、扁桃体炎,凡是实热引起的咽喉红肿热痛,防风通圣都可以用上。还有像失眠,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舌尖一伸出来红红的,中医辨证为心火旺,防风通圣一下去就能给心火下逐客令。既然防风通圣能把有形的瘀滞通通打开,那它就能治疗习惯性便秘,如果你的体质比较壮实,又容易便秘,你用这个防风通圣效果就特别好。防风通圣能治疗感冒,这种感冒的特点是身体里面有实热,同时又受了点外寒,一开始是怕冷、流清鼻涕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时间久了,就会发热、怕冷、头痛、口苦、咽干、鼻塞不通气,因为内有里热,所以会小便短赤、便秘或便干等,中医把这种感冒叫寒包火,就是火被包裹在体内出不来。这个时候的治疗思路就是,外散风寒,内清实热。防风通圣,它里面既有防风、荆芥、麻黄、薄荷,又有石膏、黄芩、连翘、栀子,既能治外感表证,又可解内热里证。防风通圣,它还有一个特别美丽的名字叫绿色减肥药,中医讲减肥,减的不是肉,而是痰湿、水饮和积滞,而且这个药吃了以后呢,不会营养不良,因为它里面有当归补血,有白术、甘草健脾。防风通圣对乳腺增生很有效验。这类女性呢大多脾气暴躁,像鞭炮一样,一点就炸,导致肝胆之气郁结在胸部,乳房胀痛,有硬结,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就形成了。肝胆之气顺着往上走,上攻头部,就会引起头胀头痛。这种痛呢,痛起来要用拳头去捶,中医讲,有力为实,无力为虚。凡是疼痛你去看,喜欢用手轻轻抚摸的,一般是虚证,喜欢使劲去捶的,一般是实证。防风通圣它能让肝胆的火气往下走,火气往下走,头就不痛了,奇怪,脾气好像也变好了。有一个学生,因为考研压力大,又经常熬夜看书,吃零食,没过多久,发现脸上冒疮了,我说赶紧去买两盒防风通圣吃吃,大小便一通畅,疮就下去了。为什么脸上的疮要通大小便?因为整个脸面都是胃肠经所过,下面胃肠降浊的功能减退,上面就生疮,这种疮又红又肿,不断地往外冒,好比那气球一样,越吹越大,你把下面的口一松开,立马瘪下去了。人体疮肿的口在哪里?大小便和毛孔。只要保持大小便和毛孔通畅,就不容易长疮痈肿毒。所以防风通圣还能治疗各种皮肤病,中医讲,有诸于内,必形于外,皮肤病看似是皮肤的问题,本质上是身体里面的问题,治里才是关键。像荨麻疹、湿疹,风邪作祟的就给它打开汗孔,让它出来,积滞作祟的就让它从二便排出,使邪气走开,不在身体里面为非作歹,皮肤病自然为之解除。这就是中医的高明之处,不跟病邪对抗,而是顺其性,哪里来的,让你往哪里走。保持五脏元真通畅,人即安和。
50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感冒常见中成药 中医疗法
当出现感冒初期症状的时候,及时吃药可以把感冒消灭在萌芽阶段。寒包火(先上火后着凉)清涕白痰身怕冷(寒),咽痛便秘口干渴(热)。连花清瘟、金花清感颗粒、防风通圣丸、感冒清热颗粒。表里双解,寒温并用。风寒两白一疼咽喉痒。痰白鼻涕白,肌肉疼。咽喉痒,一痒就咳嗽,但绝对没有咽喉肿痛。通宣理肺丸(咳嗽)、九味羌活丸(肌肉疼)、正柴胡饮(老年人、体虚偏寒怕冷的人)风热两黄一红咽干痛。痰黄鼻涕黄。舌红,咽喉肿痛。桑菊感冒片、板蓝根冲剂、双黄连口服液、银翘解毒片、羚翘解毒丸、抗病毒口服液、羚羊感冒片、清热解毒胶囊。(疏风清热解毒)
49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长条面包的做法-三明治面包胚
长条面包的做法-三明治面包胚 1.将高筋面粉、全麦粉带麸皮、 细砂糖、 盐、水混合搅匀后加酵母、黄油,搅拌至扩展状态2.揉好的面团放温暖处发酵2-2.5倍大小3.均匀分成大小相等的五份, 滚圆后盖保鲜膜松驰30分钟4.取一份面团排气后用手压成扁的长方形,由上及下向中心处对折5.再对折将二条边捏合在一起,捏紧6.将面团翻过来收口朝下,用手将表面压平,整成近似的长方形7.依次全部做好后,放在温暖处发酵8.发酵约2倍大小时,在面团表面划上三刀,放入预热好190度的烤箱中层烤20分钟左右,出炉后切开加入喜欢的配菜就可以了我加的有生菜、培根、芝士片、西红柿、色拉酱
49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【蓝莓软曲奇】-美式曲奇
【蓝莓软曲奇】-美式曲奇材料:黄油40克,橄榄油40克,奶油奶酪30克,糖粉60克,盐2克,鸡蛋1个,无铝泡打粉1克+水10克,低筋面粉180克。做法:先在杯子中加一克的无铝泡打粉,倒入10克的温水冲至溶化,让它最大化的发挥作用,泡打粉加多了会有一股怪味的。盆中称量着加入黄油、橄榄油、奶油奶酪、糖粉,然后将盆放入微波炉中叮三十秒,让黄油和奶油奶酪稍稍软化,但还保持原状,只软还不水油分离的状态最好。用电动打蛋器的一档,搅打成有纹路的白色粘稠糊状,然后倒入刚才冲好的泡打粉水,再磕入一个全蛋,加1克盐。继续用电动打蛋器搅打成粘稠的糊状,至细腻有纹路,让鸡蛋完全与油脂融合到一起,然后再加入低筋面粉。用硅胶软铲子翻拌着和成软黏的面糊,至盆里无干粉颗粒,再倒入蓝莓干。用铲子按压着混合均匀即可,但一定不要过度搅拌,不然蓝莓的自然颜色会将面团染黑的。将大面团分成20克一个的小剂子,大一点才有软曲奇的样子,然后滚圆放在烤盘里,再用勺子将每个按压至扁,也不用太扁,厚点才有柔软的口感,烤焙时它自己也还会蓬发一些。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,175度,14分钟,烤焙至隔着玻璃门,观察饼干的颜色稍变黄了即可。每家的烤箱不同,时间和温度也就只能是参考,尤其最后几分钟,一定得随时观察着,变色即可,以防烤的过老,柔软度也就差了。烤好取出晾凉,放入玻璃罐中密封保存过夜,或者放两天回回油再吃,更软更醇香。
50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哪些?
红糖山楂三七
54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TikTok
TikTok是抖音的国际版。国内无法直接访问。买了一张欧洲的上网卡,卡在国内无信号,但是连接wifi可以浏览TikTok。TikTok上面的内容也不太合国内的口味,老外的想法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,没有想象的好看,还是抖音比较适合国内。
46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【图片处理】美图秀秀
美图秀秀是非常好用的图片处理软件,傻瓜式,操作简单。最早我用的是可牛影像,但是可牛影像处理完的图片似乎降低了画质,常常模糊,导致工作中被发现了这个问题。所以后面用美图秀秀比较多,画质除非你自己调节,不然不会有问题。但是抠图还是可牛影像强大。
62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【图片处理】可牛影像
可牛影像是非常好用的图片处理软件,傻瓜式,操作简单。在美图秀秀之前一直用,后面用了美图秀秀比较多,因为可牛影像处理完的图片似乎降低了画质,常常模糊,导致工作中被发现了这个问题。但是抠图还是比美图秀秀强大。
65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【FTP】FlashFXP
FTP软件里面用的比较久的FlashFXP
71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
-
【播放器】QQ影音
QQ影音是我用的时间最久的视频播放器,简洁、速度快,无广告。唯一的缺点是快进时会卡死。
63 阅读 | 0 回复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