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脉,调节人体一身阳气
督脉主干起于小腹内胞宫,下出会阴部,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,沿脊柱上行,经项后部至风府穴,进入脑内,沿头部正中线,上行至巅顶百会穴,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,过人中,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。由此可见,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和头部正中线;起于小腹内胞宫,止于头部龈交穴。除主干外,督脉尚有其它分支:
第一支,与冲、任二脉同起于胞中,出于会阴部,络生殖器和肛门,并在肛门后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、足太阳膀胱经交会,贯脊,属肾。由此可见,督脉与任脉、冲脉同出一源。
第二支,从小腹直上,穿过肚脐中央,向上通过心脏,入咽喉,与冲、任二脉交会,上行至下颌部,环绕口唇,上系两目下中央。由此可见,督脉在其循行过程中有两处与冲脉、任脉交会。
第三支,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于目内眦(眼内角),上行至前额,与巅顶交会,入络于脑,再别出下项,沿左右肩胛骨内侧、脊柱两旁,到达腰中,进入脊柱两侧肌肉,与肾脏相络。由此可见,督脉在其循行过程中有两处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。
从循行路线看,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为密切,督脉在后背正中,膀胱经在督脉两旁,共同联系肾脏和头脑。其次,督脉还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,都与阴部、子宫(即胞宫)、肾脏、心脏相关联。此外,督脉还与喉咙相关。
督脉是总督、督促人体精、气、神的意思
从字的表面意义上看,督脉的“督”字,有总督、督促的含义;从循行路线上看,督脉主要在背部,背为阳。这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帅、督促的作用,所以又有督脉“总督诸阳”、为“阳脉之海”的说法。督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:
1、调节一身阳经气血。督脉为“阳脉之海”,人体一身阳脉的气血都与督脉相关并受督脉调制。督脉调节各阳经气血功能失常时,必然导致各阳经气血失常,相关脏腑部位及组织就会出现病理情况。
2、加强脑髓和肾脏功能。督脉行脊里,入络脑,又络肾,与脑、髓、肾关系密切,在加强脑、髓、肾功能的同时,亦能反映脑、髓、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情况。肾为先天之本,主髓通脑,主生殖,故脊强、厥冷及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患,除与肾脏有关外,还与督脉相关。《本草纲目》称:“脑为元神之府”。命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,所以,督脉与人的神志、精神状态密切相关。
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,经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,按摩师给您拔罐、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,在后背拔满了罐,或者在后背按摩、刮痧、捏脊、踩背。
为什么都愿意选择后背进行治疗呢?是因为后背是膀胱经主要循行的部位,治疗的范围极其广泛。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,都和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。它就象你家的污水管道,如果不通,整个日常生活全都会被破坏。
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,俞就是通道的意思。有肺俞、胃俞、脾俞、肝俞、胆俞、心俞、厥阴俞、肾俞等等,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,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。因此咳嗽就治疗肺俞,胃痛就按摩胃俞、心血管有病就检查厥阴俞。这些俞穴效果如何呢?可以说越是经久难愈的疾病,这些俞穴就越显得有效。
膀胱经掌管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,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,若这条经络通畅,外寒难以侵入,内毒及时排出,身体何患之有?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,所谓“打通”就是让更多的气血流入这条经络。谁给膀胱经能量呢,主要是靠肾脏,肾与膀胱相表里,膀胱经只是个通道,本身无动力运行,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、排毒的功能。所以你加强了膀胱经的需求,也就激发了肾脏的供应潜能。同理,督脉亦是如此。
请登录后评论~